近期,“BEST2020拜耳肿瘤高峰论坛”之“例肝践影—肝癌全程管理治疗论坛”于线上顺利举办。本次会议邀请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虞洪教授担任会议主席,宁波市李惠利医院陆才德教授担任会议主持,浙江省肝癌领域多位专家齐聚直播间,共同就肝癌全程管理的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增进交流学习,共同推进肝癌领域新进程,让更多患者从中获益。本文整理精要内容如下。
虞洪教授:此次会议聚集了浙江省肝癌领域的多位专家,旨在聚焦肝癌进展和全程管理治疗,展开充分的学术交流。
索拉非尼开启晚期肝细胞肝癌(HCC)靶向治疗新时代,经过十余年的考验,目前仍是HCC一线靶向治疗的首选药物。RESORCE研究帮助瑞戈非尼成功突围,成为二线标准治疗药物。瑞戈非尼显著的临床获益也被多个真实世界研究结果证实。索拉非尼序贯瑞戈非尼治疗显示中位总生存期(OS )达26个月,开启肝癌一二线治疗全程管理新时代。
靶向和免疫治疗的快速发展帮助许多中晚期肝癌患者通过降期转化治疗获得手术机会。因此,作为一名肝胆外科医生,注意力也从原本的如何做好手术逐渐转向推动系统治疗的发展。但靶向、免疫治疗出现的时间较短,仍需肝癌领域内的专家同仁加强合作共同交流探讨。
早期诊断及进展后生存延长(全身治疗中二线药物的进展),是肝癌OS不断延长的重要因素。手术方式的进步和靶向治疗的发展是进展后生存延长的主要原因。其中索拉非尼、瑞戈非尼、cabozantinib/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卡博替尼等新型药物的出现,在延长肝癌OS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线治疗是延长总生存的关键。Checkmate-459、KEYNOTE-240等研究结果的失败说明免疫单药治疗尚未能突破现有靶向治疗药物的疗效。疗效有待进一步验证。
2017年RESORCE研究开启肝癌二线靶向治疗的先例,首次确立了肝癌二线靶向治疗标准。分子结构决定了抗肿瘤活性,氟原子的引入带来了革命性改变,提高瑞戈非尼生物利用度,提高代谢稳定性,延长作用时间,增强抗血管生成、抗肿瘤细胞增殖、抗肿瘤转移、抗免疫抑制的全面抗肿瘤活性。RESORCE研究结果显示:瑞戈非尼二线治疗显著延长生存期,中位OS达10.6个月,索拉非尼序贯瑞戈非尼治疗中位OS达26个月。全球多项真实世界研究也进一步验证了瑞戈非尼的疗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目前推荐将瑞戈非尼作为IIb期-IIIb期的唯一标准推荐药物。随着瑞戈非尼进入医保后价格进一步降低,未来会有更多的患者收益。
嘉兴市第一医院许浏教授:随着肝癌综合性治疗的不断发展,疗效也不断得到提高。瑞戈非尼相比于索拉非尼具有更广的靶点,能否将瑞戈非尼治疗前移,是未来一二线治疗研究的方向。胆囊癌作为肝胆外科治疗难点,其靶向治疗药物选择也值得进一步关注。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周斌教授:索拉非尼的横空出世,为HCC治疗带来了新的治疗手段。RESORCE研究结果显示出瑞戈非尼振奋人心的疗效,RESORCE研究结果显示索拉非尼序贯瑞戈非尼治疗中位OS达26个月。临床用药指南、规范的制定都需要基于循证医学结果,希望未来拜耳公司能牵头开展更多关于瑞戈非尼的临床研究,更好地发挥其疗效。
叶于富教授分享了两例中晚期肝癌临床治疗病例。
第一例患者为65岁男性,主因“发现AFP升高半年余,发现肝占位10天”入院。既往高血压、酒精性肝硬化病史。入院前已接受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一次,实验室检查提示血小板计数降低,胆红素、肌酐甲胎蛋白(AFP)升高。MRI提示肝右后叶占位,边界不清。诊断为肝细胞肝癌、酒精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肿大。患者随后接受手术治疗。术后2年复查肺部CT提示两肺多发结节,诊断转移瘤。患者随后接受索拉非尼靶向治疗,治疗期间患者因为出现手脚关节疼痛多次调整剂量。靶向治疗3个月、半年复查胸部CT均提示:两肺多发转移瘤伴纵隔多发淋巴结转移,两肺内病灶较前明显增多、增大。术后三年复查MRI提示:右侧膈顶、两肺多发肿瘤复发转移。随后患者接受特瑞普利单抗联合瑞戈非尼治疗,治疗后9个月复查膈顶、两肺转移灶较前缩小。
第二例患者为45岁男性,主因“发现肝脏肿物7天”入院。既往乙肝病史。实验室检查提示AFP、HBV-DNA、肝转移酶升高。腹部CT提示肝脏占位。诊断为:HCC(BCLC C级,IIIB期),门静脉癌栓(程氏III型)。予以患者立体定向放疗(SBRT)、TACE、索拉非尼、瑞普利单抗联合抗病毒治疗2个月后复查腹部CT提示肝脏肿瘤坏死。患者随后接受手术治疗,手术顺利切除肝脏肿瘤和门脉癌栓。
湖州第一人民医院黄三雄教授:叶教授介绍了两个非常成功的案例。第一例患者通过手术、靶向、免疫治疗后获得良好的生存获益。第二例患者则通过SBRT、TACE、索拉非尼、瑞普利单抗联合抗病毒等综合治疗,成功降期转化,获得手术机会。随着靶向、免疫等治疗手段的发展和更新,给越来越多的患者带来临床获益。
黄静教授随后分享了局部联合全身治疗肝癌的临床经验。
第一例患者为52岁男性,主因“发现肝占位10月余”入院。既往乙肝病史。考虑肿瘤较大,剩余肝体积不足,患者先后接受3次TACE治疗,同时接受索拉非尼靶向治疗。10个月后患者复查CT、MRI提示占位边缘见活性病灶,随后接受手术治疗。术后2月患者停止服用索拉非尼治疗,复查CT未见特殊异常。目前该患者OS已达21个月。
第二例患者为36岁男性,主因“体检发现肝脏肿物5天”入院。既往乙肝病史。增强MRI提示:肝右叶巨大占位,考虑肝癌可能性大。患者先后接受手术、TACE及索拉非尼靶向治疗,目前已无瘤生存16个月。
黄教授强调:对于巨大肝癌的治疗,临床上有其特殊性,部分生物学行为良好的患者治疗预后良好。如何判断其生物学行为和剩余肝脏体积及功能的评估是治疗的关键。
积极而充分的介入栓塞治疗作为巨大肝癌的基础治疗,与免疫,靶向治疗联合的多维度治疗有望为手术创造条件,配合恰当精准的手术方式及技巧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术后定期随访能够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并调整后续治疗方案。
浙江省中医院杜卫东教授:黄主任介绍了两例非常经典的病例。随着新技术、新药物的不断出现,腹腔镜技术、TACE、靶向治疗等方式能够更好地帮助患者获益。治疗期间及时地对患者病情评估非常重要。另外索拉非尼能否应用于预防性治疗也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话题。
中国医科大学宁波华美医院李杨钧教授:患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是肝胆外科医生关注的重点。新药物的涌现为中晚期、术后复发患者带来了更多的临床获益,甚至是治愈的期望。肝癌破裂出血是比较常见的急症,使用TACE治疗控制出血以外的后续治疗值得进一步关注。(本文由黄三雄李杨钧周斌杜卫东教授审校)